< >

惠州红色景点--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作者:惠州红色教育培训中心0755-82352225 日期:2021-06-10 点击:583
一键分享


  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 

  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整合其他抗战力量,成立东江纵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抗日军队,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随着东江纵队不断发展壮大,1945年5月,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机关和东江纵队司令部、政治部以及后勤机关先后进入罗浮山,司令部设在朱明洞冲虚古观,政治部设在白鹤古观。东江纵队抵达罗浮山后,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革命火种在罗浮山一带点燃。罗浮山成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以东江纵队为主力的华南抗日武装,与八路军、新四军等一道,被朱德誉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3年12月,东江纵队纪念馆在罗浮山建成开馆。东江纵队纪念馆三面环山,前面是白莲湖,右侧不远处为东纵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该纪念馆占地面积5584平方米,其中建面3300平方米,设“序幕厅”“陈列厅”“英烈厅”“影视厅”等4展示厅,以及3条长60多米、宽3米参观走廊。馆内展示了500多幅真实的历史照片,陈列了98件文物(主要是东纵战士生活用具)以及缴获的武器,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当年出示的布告等。

  2014年9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东江纵队纪念馆被纳入其中。


  罗浮山:华南敌后抗日指挥中心

  近年来,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内的软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升级和改造,重点对展馆内外的革命文物、雕塑进行维护,同时更新了展板内容,增设了”不屈的东江,伟大的胜利”历史图片展,让大家对东江纵队有更深的认识。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是国家级抗战遗址,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研究基地。其附近的千年道观——冲虚古观是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曾召开过做出“迅速北进,创立战略根据地”重大决定的“罗浮山会议”。

罗浮山冲虚古观曾是东江纵队司令部所在地。

 东江纵队纪念馆。

  1600多年来,冲虚古观静默地见证着人事变迁。71年前,它作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所在地,见证了一场长达17天的“罗浮山会议”,罗浮山一度成为中共在华南的“红色心脏”和抗日中心。2003年12月,它又见证了博罗县东江纵队纪念馆在其对面建成开馆。在建党95周年之际,游客纷至,缅怀过去的红色岁月。

  敌后抗战

  东纵司令部进驻罗浮山

  据史料记载,1943年12月,东江纵队整合过往的游击力量正式成立,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抗日军队,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东江纵队转战东江,深入港九敌后,团结海内外华人华侨举事,成为一支闻名中外的抗日武装队伍,被中共中央军委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

 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1944年8月,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和东江军政委员会在广东大鹏半岛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东江纵队在巩固和发展惠东宝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上,集中主力向北挺进,创建罗浮山以北,翁源以南,东江、北江之间的抗日根据地,同时积极组织力量向东发展,创建东江、韩江之间的抗日根据地,全面开展东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随着东江纵队不断发展壮大,1945年5月,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机关和东江纵队司令部、政治部以及后勤机关先后进入罗浮山,司令部设在冲虚古观,政治部设在白鹤古观。东江纵队领导机关抵达罗浮山后,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革命火种在罗浮山一带点燃。罗浮山成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

  1945年7月6日至22日,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在冲虚古观召开了干部扩大会议,传达了党的“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华南战略方针的指示,总结了抗战以来广东党组织的经验教训。这次会议是广东党组织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史称“罗浮山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几项重要决议,如撤销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和东江军政委员会,成立中共广东区委员会;迅速北上,创立战略根据地;大力发展党员,扩大主力军,巩固民主政权,积极领导人民群众进行自发性的武装斗争,开展华南民主运动等。

  

 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东江纵队纪念馆内景。

  迎接胜利

  主力北撤留下部分部队继续坚持隐蔽斗争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由林锵云、王作尧、杨康华组成的粤北指挥部率领东江纵队第五支队、军政干校、鲁迅艺宣队等共1100余人,于1945年8月15日向粤北挺进,准备与王震率领的南下部队三五九旅会师,开辟五岭根据地。随后,东江纵队领导机关也逐步迁离罗浮山,告别冲虚观,奔赴新的战场。

  1945年9月16日,中共广东区委员会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要求,各地党组织和武装队伍一方面坚持斗争,保存武装,保存干部;另一方面作长期打算,准备在将来开展合法的民主斗争。东纵主力部队北上后,留下来的武装队伍和干部大约有40多人,他们不断扩大武装力量,最终发展到上万人。

  在抗日战争中,东江纵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拥有1.1万余人的抗日武装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抗战中,东江纵队与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击毙日伪军6000余人,捕获俘虏、投诚者约35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6500余支、各种炮25门。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东江纵队有2500余名战士为国捐躯。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扩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第三野战军战斗序列,参加淮海战役等著名战役。东江纵队主力北撤留下的部分部队继续坚持隐蔽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广东立下汗马功劳。

讲解员正在为党员干部介绍东江纵队纪念馆陈列文物。

  罗浮红色往事

  罗浮山电台与美军联系

  抗战时期,东江纵队与英军、美军等盟军有密切的情报合作。东江纵队司令部1945年3月转移到罗浮山,美国人欧戴易观察组对内叫安全保密组,隐藏在罗浮山北侧的一位地下党员家里。东江纵队在罗浮山上架设电台,通过欧戴易与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陈纳德将军和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联系。

  东江纵队联络处先后向美军提供过日军在香港启德、广州天河、深圳西乡南头机场的图例和说明,以及日军太古船坞建造计划图、日军华南舰队密码、日军神风攻击队K2飞机图纸、广九沿线日军工事图、香港日军海防图等大量重要的军事情报,东江纵队因此获得了陈纳德将军、在华美军司令部甚至华盛顿的赞誉。美方盛赞东纵情报站是“美军在东南中国最重要之情报站”,它的情报被认为“在质与量都经常优越”,感到“极大满意”。

 

 东纵纪念馆陈列了98件东江纵队文物。

  《前进报》出版发行约100期

  1945年3月,东江纵队办的《前进报》社随东江纵队司令部进驻罗浮山,以罗浮山朝元洞为社址。不久,中共博罗县党组织将一台印刷机运上山。

  由油墨印刷到机械铅印,为《前进报》的大范围、大规模发行提供了可能,《前进报》发行范围从东江解放区扩散到珠江、西江、韩江、粤中等游击区和兄弟部队驻地。

  抗战末期,也是《前进报》的全盛时期,该报辟有国际、国内、地方新闻和副刊,在路东、路西和北江游击区均派驻记者。1945年8月,应部队指战员和群众要求,《前进报》出版周期缩短,由周报改为“五日刊”。

  战火纷飞的抗日年代,《前进报》成了东江百姓、兄弟部队了解东江纵队战斗、抗战形势和我党抗日主张的重要媒介。据统计,《前进报》从1942年3月到1945年9月共出版发行约100期,发行范围遍布东江地区,还有北江、珠江、韩江、西江以及粤中、粤北和南路等地区的抗日游击区和部队,在华南敌后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报社还出版了《政工导报》、《锻炼》、《广东党人》等刊物,并印发大量的政治教育材料和整风学习文件。日本投降后,该报还曾出版过江南版和江北版。

  1946年6月,东江纵队奉中共中央的命令,由广东北撤山东烟台,《前进报》随之停刊。

  陈列98件东江纵队文物

  曾庆香介绍,1945年5月,广东省临委领导机关和东江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及后勤机关先后进入罗浮山。司令部设在冲虚观,政治部设在白鹤观,军政干校设在长宁阑果园村,对外联络处设在朱明洞。东江纵队《前进报》社设在朝元洞。

  东江纵队纪念馆在东纵成立60周年之际建成开馆,坐落在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朱明洞景区内。三面环山,前面是秀丽的白莲湖,右侧不远处为东纵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四面环境优雅,景色宜人。

  纪念馆总占地面积558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设“序幕厅”、“陈列厅”、“英烈厅”、“影视厅”等4个展示厅,以及三条长60多米、宽3米的参观走廊。值得一提的是,馆内展示了500多幅真实的历史照片,陈列了98件文物 (主要是东纵战士生活用具)以及缴获的武器,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当年出示的布告等。

  镇馆之宝《前进报》印刷机

  “东江纵队《前进报》印刷机是重要文物,可以说是我们的镇馆之宝。”曾庆香介绍,1943年12月,东江纵队成立后,《前进报》随之成为东江纵队的机关报,《前进报》出刊之初只是油印,报社并无固定社址,经常跟随部队在惠东宝一带流动。晚饭后,《前进报》的记者们就会到驻地做群众工作,一边宣传抗日,一边采访群众中的先进事迹。

  据《博罗县文物志》记载,东江纵队进驻罗浮山不久,中共博罗县党组织将一台印刷机运上山。该印刷机原为博罗日报社所属,是博罗日报社社长陈洁、副社长兼编辑黄惊白为扩大抗日宣传,通过多方募资,从外地购回的一部日本制八度印刷机。由于印刷质量和数量都有了质的飞越,《前进报》发行范围从东江解放区扩散到珠江、西江、韩江、粤中等游击区和兄弟部队驻地。

  “这部印刷机非常珍贵,是当地一个和尚用生命保存下来的。”曾庆香介绍,当时东江纵队撤退时,印刷机藏在朝元洞内,当地一个和尚为坚守秘密被杀害。解放后,该部印刷机一度被搬运至惠阳印刷厂,仍能运作。1978年,博罗县文化局在原《前进报》记者的协助下,将这部印刷机运回,并由博罗县博物馆收藏。


惠州其他红色景点(点击这里)